将茶业培育成我县的支柱产业, 无疑是符合县情的战略选择, 也是代表我县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 。 为此, 县领导邀请了省、市茶业专家, 对我县自然条件及经济状况进行了考察 。 针对我县茶叶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提出了我县茶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 参加了座谈会, 好像找回了那颗久违的“茶业心”, 有点“冬天己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感慨!于是就“夜不能寐”!于是就“披衣灯下”!翻开了那些尘封多年的资料……
一、百年沧桑忆茶业
民国时期编撰的《大田县志》中, 有如下一段记载:“大田茶叶, 原为生产大宗, 在三十都各处, 多茶山, 每年采做乌龙、小种红茶, 售额可过万余金 。 自清季以来, 省中茶价跌落, 茶商多亏折, 兼之时局影响, 以致商家无敢采办, 而各处茶山亦因之荒废 。 ”
民国时期编制的“三十都”, 系现在的梅山、湖美乡一带, 所产乌龙, 大多作为安溪茶的低挡配料出售 。 “万余金”相当于现在人民币百余万元, 可见当时大田茶业之盛况 。 在当时条件下, 要达到这种生产规模, 没有经济效益的驱使, 没有几十年时间的发展, 是难以想象的 。 据此可断, 大田种植茶树的历史, 至少可从中国茶业兴衰转折点的一八八七年前推几十年;也就是说大田茶业至少具有一百五十年以上的历史, 而且在一八八七年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茶业无疑是大田农业的大宗产业 。 1982年夏, 笔者在东风农场与永安市青水乡交界处的“老虎湾”, 也曾发现过清朝茶园遗迹 。 人工开垦茶园的梯壁、台面清晰可见, 甚至有片石砌筑的梯壁, 还有二十几处当年遗存的大叶种茶树存活 。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映证了《大田县志》的描述 。
为什么“自清季以来, 省中茶价跌落, 茶商多亏折, 兼之时局影响, 以致商家无敢采办, 而各处茶山亦因之荒废”?回顾一下中国茶史, 也许不难找到答案 。
“1887年起, 我国传统茶业和茶叶科技, 在西方茶叶生产和近代茶叶科技尚未发展起来以前, 犹如回光返照, 急剧上升到了顶点 。 但是, 当西方茶叶生产和近代茶叶生产科学技术建立发展起来以后, 与我国传统茶业和茶叶科技一比较、碰撞, 我国传统茶业就急转直下, 由发展的顶峰, 坠落到衰败的低谷 。 这一点, 我们从1887年以后我国茶叶出口锐减的情况中也可找到说明 。 1886年, 我国茶叶出口为221.7万担, 1887年即降为215.2万担;至1891年, 减为175万担;1901年, 又从1897年的153.2万担, 一下跌落到115.7万担 。 从1886至1901年的15年中, 我国茶叶出口锐减了106万担, 减少52%还多 。 同光年间我国茶叶出口的这一起落, 在我国茶业和茶叶生产上, 就出现了一个先是一哄而上, 盲目发展, 接着又一风而散的曲折, 使我国茶业蒙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 ”
遗憾的是, “先是一哄而上, 盲目发展, 接着又一风而散” 。 类似的茶业发展经历,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大田, 更迅猛地重演了一次 。 应了“欲速则不达”之古训,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至今, 仍有许多人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谈“茶”色变的顾虑心理 。 百余年前, 大田茶业的盛况, 只能说明, 大田具有发展茶业的自然条件 。 对现在大田来说, 并非骄傲, 而是百年遗恨!
读史明志、知古鉴今 。 回顾大田茶业的兴衰史, 是为了今后在大田茶业发展过程中, 能够从中得到些启示, 吸取些教训, 少受挫折, 少走弯路 。 在这次省、市、县茶叶专家及县、乡领导的座谈中, 我们已经看到了大田茶业的希望 。 不可否认, 也有疑虑和畏难情绪 。 如何扬长避短, 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展策略, 是决策者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 。 这不但关系到大田茶业的兴衰, 也关系到广大茶农的“根本利益” 。 要使大田茶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茶叶的市场定位”问题不能忽视 。 从科学上看, 往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 “明者防患于未萌, 智者图患于将来 。 知得失, 可与为人;知存知亡, 足别吉凶” 。 但愿我们的决策者是“明者”、“智者” 。
推荐阅读
- 茶苗地膜覆盖法繁育技术
- 小种红茶采制工艺
- 盛唐茶文化论
- 福建名优茶
- 含五代 唐茶具
- 福建茶叶企业发出行业自律公约
- 话说武夷岩茶
- 福建乌龙茶的品饮基本要领
- 唐茶文化论
- 怎么正确辨别福建安溪铁观音茶叶好与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