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茶文化( 四 )


老子说:“至虚极 , 守静笃 , 万物并作 , 吾以观其复 。 夫物芸芸 , 各复归其根 。 归根曰静 , 静曰复命 。 ”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 , 平中准 , 大匠取法焉 。 水静伏明 , 而况精神 。 圣人之心 , 静 , 天地之鉴也 , 万物之镜 。 ”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 , 洞察自然 , 反观自我 , 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 。 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实践 。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之为物 , ……冲淡闲洁 , 韵高致静 。 ”
苏东坡在《汲江煎茶》诗中写道:“活水还须活火烹 , 自临钓石汲深清 。 大瓢贮月归春瓮 , 小勺分江入夜瓶 。 雪乳已翻煎处脚 , 松风忽作写时声 。 枯肠未易禁散碗 , 卧听山城长短更 。 ”生动描写了苏东坡在幽静的月夜临江汲水煎茶品茶的妙趣 , 堪称描写茶境虚静清幽的千古绝唱 。
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 , 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 , 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 , 你的精神便在虚静升华净化 , 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 , 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 。 得一静字 , 便可洞察万物、道铜天地、思如风云 , 心中常乐 , 且可成为男儿中之豪情 。 道家主静 , 儒家主静 , 佛教更主静 。 我们常说:“禅茶一味” 。 在茶道中以静为本 , 以静为美的诗句还很多 , 清代郑板桥诗云:“不风不雨正清和 , 翠竹亭亭好节柯 。 最爱晚凉佳客至 , 一壶新茗泡松萝 。 ”写的是心之静 。
在茶道中 , 静与美常相得益彰 。 古往今来 , 无论是羽士还是高僧或儒生 , 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 。 因为静则明 , 静则虚 , 静可虚怀若谷 , 静课内敛含藏 , 静可洞察明激 , 体道入微 。 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 , 除却静字无妙法” 。
茶有德 , 饮茶人有茶德 。 对于武夷茶德 , 历代文人名士有精辟的论述 。 北宋范仲淹在《斗茶歌》中 , 就有精彩的描述 。 现摘录其中几段 , 他说 , “溪边奇茗冠天下 , 武夷仙人从古栽” 。 “斗茶味兮轻醍醐 , 斗茶香兮薄兰芷” 。 “众人之浊我可清 , 千日之醉我可醒” 。 “商山丈人休茹芝 , 首阳先生休采薇 。 长安酒价减百万 , 成都药市无光辉 。 不如仙山一啜好 , 泠然便欲乘风飞 。 ”范仲俺赞美武夷岩茶为仙茶 , 系神仙所栽 , 为天下第一 。 滋味 , 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 , 胜过馥郁馨香的兰芷并以茶的俭朴清淡 , 由此而引用屈原《渔父》词:“举世皆浊 , 我独清 , 众人皆醉 , 我独醒” 。 以申明自己一生为官清正廉明 。 尤其是在范仲淹看来 , 什么茹芝延寿 , 采薇养生 , 都不如到武夷山去喝武夷茶 , 一啜仙山灵芽 , 就会轻身换骨 , 飘然欲仙了 。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写道:“茶之为物 , 擅瓯闽之秀气 , 钟山川之灵禀 。 祛襟涤滞 , 致清导和;冲澹闲洁 , 韵高致静 。 ”他认为茶具有“清、和、澹、静”的美德 。 并以此引申为社会伦理美学 。 他接着说:“缙绅之士 , 韦布之流 , 沐浴膏泽 , 薰陶德化 , 盛以雅尚推 , 从事茗饮 。 天下之士 , 励志清白 , 莫不碎玉 , 锵金 , 啜英咀华 , 以不蓄茶为羞 , 可谓盛世之清尚也 。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 , 也谈到武夷茶德:“余游武夷 , 僧道争以茶献 , 杯小如胡桃 , 壶小如香橼 , 每斟无一两 , 上口不忍遽咽 。 先嗅其香 , 再试其味 , 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 果然清芬扑鼻 , 舌有余甘 。 一杯之后 , 再试二杯 , 令人释躁平矜 , 怡情悦性 。 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 , 阳羡虽佳而韵逊矣 , 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 。 他把武夷茶德称赞为:“清芬扑鼻 , 舌有余甘;”“释躁平矜 , 怡情悦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