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韵与岩韵

当代茶圣吴觉先生在《整理武夷茶区计划书》中,对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是这样评说的:“方臻山川精英秀气之所钟,品具岩骨泉冽花香之胜 。 ”说明福建武夷山这个地方茶叶的品质已达到“日臻完善,渐臻佳品 。 ”其“岩骨花香”形成武夷岩茶的独特的韵味 。 这是对“岩韵”精辟的论述 。
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福建省乌龙茶中的佼佼者,其取胜在岩茶最独特的品质,滋味醇厚,香气浓郁 。 所说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并不是文人一种夸词 。 如以近代名词来解释,所谓“山川精英秀气”和“岩骨花香”可归纳为“自然环境”四字,自然环境对茶叶品质,当然是很重要 。
茶韵
韵者、昧也 。 简而言之,茶韵即各种名茶的独特韵味或风韵 。 大凡茶人善于品茗者,都讲究欣赏茶韵,特别是各种名茶的独特韵味 。 如:武夷岩茶有岩骨花香的“岩韵”;铁观音有香高而秀,密底兰香的“观音韵”;台湾冻顶乌龙有味浓甘润的“喉韵”;广东凤凰单丛有天然花香的“山韵”;龙井茶有香气清鲜而持久,滋味甘美醇厚的“风韵”,苦尽甘来乃品饮功夫茶之韵 。 品味和鉴赏名茶的这些独特的韵味,既是茶人的一种莫大享受,也是考验茶人修为的重要手段 。
中国茶韵古已有之 。 “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 “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 。 有其人而未误用其趣,一饮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 。 在武夷品茶颇得岩韵的陈雨诗云:“毫尖似雪细于丝,活水须烹品色时 。 只许素人来共啜,莫教肉鄙酒徒知” 。 由茶及人,又由人及茶,循环往复,而韵高致清,这就是古代的“茶韵” 。
【茶韵与岩韵】谈论茶文化时,“韵”字不一而足,有“岩韵”、“音韵”、“风韵”、“喉韵”、“山韵”、“韵致”等等,既流行于品茗者的口头,更见于诗文典籍 。 除“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其是近人移花接木的伪托唐人评语之外 。 早在宋代就有宋庠《谢故人惠建茗》“左金历沸香殊有韵,走瓷涵绿更怀空 。 ”赵估《大观茶论》的“冲淡简洁,韵高致静 。 ”元代李德载《阳春曲·赠茶肆》中曾写到“风韵美,唤醒睡希夷”、“风韵煞,到底属陶家” 。 李正民《以山泉水煎茶》:
“石鼎煎来甘有味,乳花浮处色尢鲜 。 ”乳,清冽的泉水 。 后人以“石乳”赋于武夷茶之名 。 明代李时勉《章郎中送茶》
“玉堂曾是夸风韵,何以陶潜乐醉眠” 。 许次纾《茶疏》“韵致清远,滋味甘香,足称上品” 。 清代的“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皇帝更钟情于茶韵,“滋因赓韵识造诣,弗在瀹瓯及烹鼎” 。 他的确饮过武夷接笋茶之后,赞岩茶日“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诗中“骨鲠”;骨指品质,气概 。 引申为武夷岩茶的品质,有骨气,侠骨;鲠指卡喉的鱼骨,比喻心中有话,急需向人述说“岩韵”,而鲠在喉中,非吐出不可 。 “骨鲠在喉,一吐为快,” 。 《黄山志》上有“莲花庵旁就石缝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黄山云雾茶” 。 《武夷山志》也记载:“武夷岩茶纯远而逸,致韵双发” 。 这类例证不胜枚举 。
中国茶韵涵盖着茶俗、茶道、茶艺 。 “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 。 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热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也 。 ”当代茶学专家余悦教授引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中语,这些话正可作为“茶韵”的注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