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竹筒茶( 三 )


傣族的鼓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单面鼓,傣语称“光腊楞” 。 另一种是双面鼓,傣语称“光双腊” 。 因为单面鼓的形状象大象的腿,因而起名为“象脚鼓” 。 
1.象脚鼓舞:傣语叫“戛光”或“烦光”(傣语称鼓为“光”,跳舞为“戛”) 。 “戛光”是傣族地区流行最广的男子舞蹈 。 每当栽秧后和丰收时节,就跳起象脚鼓舞以示欢庆 。 象脚鼓不仅是一种民间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其他舞蹈的主要乐器 。 傣族人民娱乐时,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只有在象脚鼓的伴奏下,舞蹈才能跳得有声有色、酣畅尽兴 。
 关于象脚鼓及其舞蹈的民间传说很多,据传:古时有一对夫妻,劳动后在水潭边小憩,突然风把熟透了的芒果从树上吹落水中,发出“嘣——嘣”的响声,这声音给他们带来了欢乐 。 他们回家后,便依照大象的脚将树镂空,蒙上牛皮制成鼓 。 在赶摆时,他们背着鼓去跳舞,不久象脚鼓舞就传开了 。 又说:在很早以前,有两个驯养大象的小伙子依照大象的脚做成了象脚鼓 。 在明代《百夷传》中也有:“大小长皮鼓以手拊之”的记载 。
表演时,舞者以左肩背象脚鼓,鼓面对前,鼓尾向下,以右手击鼓为主,左手配合 。 一般用拳、掌、指敲打鼓面,有时也用肘、膝、足跟、脚趾等敲打 。 象脚鼓舞矫健、粗犷 。 双膝的起伏和敲鼓的动作配合紧密,用手敲鼓时,膝部就弯曲 。 而抬手时膝部立直 。 舞蹈步伐很丰富,有“前点步半蹲”、“后点步半蹲”、“踏步全蹲”、“ 八字步半蹲”,还有以一腿为主力,另一腿做悠腿、抬腿、踢脚等姿态的动作,以及吸腿跳 、踢腿跳、弹腿跳、跨腿跳等 。 象脚鼓有长、中、小三种鼓形,根据鼓的形状有三种不同的跳法 。 
第一种,长象脚鼓舞 。 主要流行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耿马的孟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区和孟连一带 。 鼓身长二米左右,由于鼓身比较沉重,多为舞蹈伴奏用 。 舞时步伐缓慢、稳重,膝部起伏有力 。 鼓点最为丰富,已形成了一定的鼓语,能表达傣族人民喜、怒、哀、乐的心情 。 
第二种,中象脚鼓舞 。 主要流行在潞西县、盈江县、耿马县、景谷县、勐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些地区 。 鼓身长约1.5米较轻便 。 其主要特点是舞时要将鼓尾摆起来、甩起来 。 由于在鼓尾上束有一簇簇的孔雀羽毛,摆动起来十分好看 。 摆鼓就是让鼓尾左右晃动,甩鼓就是将鼓首向下压,使鼓尾向上甩 。 中象脚鼓舞不只是在节日跳,每年还有专门的赛鼓日子,以鼓音长短、音色好坏和鼓尾摆动大小为取胜标准 。 
第三种,小象脚鼓舞 。 仅流行于西双版纳一带 。 鼓身长不到一米,动作丰富,经常被用作孔雀舞的伴舞 。 动作幅度较大,有吸腿跳、弹腿跳、撩腿等步伐 。 
2.戛伴光:“戛伴光”就是大家围着鼓转圈跳
舞的意思,它是傣族人民中最普及最盛行的集体舞,它不限地点时间,几十人几百人均可围成圆圈按顺时针方向起舞,节日时通宵达旦欢舞不息 。 舞蹈朴实热情,特点突出,妇女膝部的颤动较均匀,多顺手顺脚的舞动 。 一般以“蹉步”、 “起伏步”、“点步”、“弓箭步”等步伐为主 。 手的动作较简单,一般以自然手式在胸前交替向下绕腕或从腋下向上掏手 。 大嫂们与老年人在里圈起舞,老人的动作缓慢,膝部起伏明显,常以大幅度的前俯后仰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他们的动作任意自由发挥,而在圈外的年轻人,则要求动作统一整齐 。 戛伴光的鼓点非常丰富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