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片糕|新年节节高

上海人过年,依旧俗要吃汤圆、春卷、蒸糕,分别寓意合家大团圆、金条堆成山、新年节节高。
中国的糕,如果以原材料来区分,有小麦和大米两大阵营。北方是小麦主产区,主要出产发糕、油糕、切糕、花糕、枣糕……江南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糕多以大米为原料,杂以豆类,但也不排斥小麦的“加盟”。
云片糕|新年节节高
文章插图
金虎迎福 沈嘉荣小麦粉的可塑性大,用来做糕有很大的施展空间。我最佩服北方农村的大妈大嫂,几个人嘻嘻哈哈捋袖子上阵,跟玩儿似的,一转眼,花糕就堆满了整个房间。花糕又称面塑、礼糕、捏面人,糕上堆着百兽花草,不仅造型夸张,还上了色,蒸熟后简直就是一个可观可食的雕塑!而在江南,人们一般用米粉来制作与北方相对应的面食,如米线、米粉、米饼、米糕、米馒头、粿条等,形成另一个体系。至于米糕,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提到的就有脂油糕、雪花糕、百果糕、栗糕、青糕、鸡豆糕、三层玉带糕、运司糕、沙糕等。
米粉制糕,常以糯米和粳米按比例调配,多有糖馅,或杂以坚果、枣、栗,表面还可用胭脂红的食用色素点缀一下。这几个要素构成了江南米糕的审美框架。此外,清人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中记载了多种可入米糕的食材,如栗子粉、菱角粉、松柏粉、山药粉、鸡豆粉等。所谓“鸡豆”,就是太湖流域的鸡头米。近年来还有店家用原粒鸡头米与糯米粉制成方糕,颜值高,味道好。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南人饭米,北人饭面,常也。”又说:“糕贵乎松,饼利于薄。”后一句几乎成了糕饼业的圭臬。
云片糕|新年节节高
文章插图
两只“老虎”跑得快 沈嘉荣在上海,饼以面饼居多,越薄越好,如葱油饼、韭菜饼、鸡蛋煎饼等;糕以米糕为宗,越松越好,如黄松糕、定胜糕、玫瑰印糕、薄荷糕、高桥松糕等。江南古镇有一种现切现卖的云片糕,乃又薄又松的“双冠王”,市区的食品店里也常年供应。张爱玲喜食云片糕,她小时候梦见吃云片糕,吃着吃着,薄薄的糕就变成薄薄的纸,除去涩,还有一种难堪的惆怅……其实云片糕不涩,除非里面夹了胡桃肉,胡桃肉的衣又没剥干净。
黄松糕是最便宜的国民小食,在我小时候只卖四分钱一块,一口咬下,又香又松。如今百年老店沈大成还有黄松糕供应,但口感大不如前。以前做黄松糕用的是陈年籼米和老红糖,如今食材都精细化了,味道难免“走样”。
还有定胜糕,经常与寿桃共同亮相,作为一种礼俗存在——老派上海人乔迁新居、祝贺寿辰时,会请它担任“形象大使”,取其高兴和长寿的寓意,堆起来供在桌上,有型有款。
制作定胜糕时,要在糕粉中加入红曲粉,成品中间细两头大,形如木匠师傅拼接木板用的定榫。一次,我和太太去杭州清河坊闲逛,看到沿街的点心铺子现蒸现卖定胜糕,小小的木模每只只蒸一枚,撒米粉,填豆馅,再罩一层米粉,手速极快,表演性极强。等脱了模,我发现木模下藏着一块有孔的铝皮,这是用来引导蒸汽的。
并不是所有米糕都膨松,一些米糕的糕体紧实,类似琥珀脂玉,如赤豆糕、百果蜜糕、桂花拉糕、条头糕等。每年春节,上海郊区的民众还会兴师动众地蒸糕,现场水汽弥散,香味回旋,有种直抵人心的温暖!
此时隆重登场的米糕,或称松糕,或称蒸糕,是江南米糕中的头牌。它圆圆的、厚厚的,直径达一尺左右,高度也有两三寸的样子,拿在手上颇有分量,一不小心可将脚板砸骨折。糕上堆着红红绿绿的蜜饯,很喜庆;当然也有比较“含蓄”的,将核桃或红枣藏在糕中,可视作“偷着乐”的画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