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中餐是怎么火遍海外的?( 三 )
还非常有意思的是 , 中国菜中最受欢迎的也不是传统的鲍参翅肚 , 却是小笋和豆芽 , 而且价格都是贵到吓人 , 比如法国的一家中餐厅里——一个全鸭120法郎 , 一个全鸡150法郎 , 但小碟小笋却要12法郎 , 一小碟豆芽也要8法郎 。 小笋和豆芽为什么这么贵呢?比较可信的解释是 , 法国当时既没有竹子(后来渐从外国移植 , 但难于繁殖) , 又没有绿豆 , 所以这两种“宝贝”为洋人所不经见 , 他们都以为这是中国土产 , 从中国运去的 。 上中餐厅 , 不吃这两样中国菜 , 算是乡巴佬 。 而且吃相更“可观”:他们爬在桌上吃了看 , 看了又吃 , 毕竟不知道是用如何巧妙的方法制造出来 。 因为广东厨子故弄虚玄 , 将豆芽的根都砍了 , 仅现一段芽干 , 使洋人见了 ,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正如洋鬼子跑到中国吃包子 , 不知糖是如何放进去的 , 至今还猜不透 。
第二个重要的就是酱油 。 “菜里总归有酱油 , 这就是中国菜的证明 。 ”那时候 , 酱油在外国人眼里尤其神秘 , 有了它 , 什么菜都变得好吃了 , 以至于成了当时的热销产品 。 巴黎最负盛名的中餐厅万花楼 , 就干过倒卖酱油的事:“酱油自广东用木桶封好运去 , 大约每桶百斤 。 到了巴黎掺水六七十斤 , 盐四五斤 , 参好之后再用小玻璃瓶装好 , 贴上红纸招条做成中国原庄货售卖 。 未到过中国的洋人 , 也不辨高下 , 通共买去 , 为的仰慕中国名气而已 。 ”
报道万花楼盛会场面万花楼的传奇而说到万花楼 , 整个欧洲最重要的中餐馆 , 在晚清民国留学潮鼎盛时期作为文化社交舞台 , 风头强劲 。 巴黎的中餐馆从一开始 , 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服务对象 , 就与英美等地很不同了 。 英国多以华人水手起家 , 起初也服务于水手;美国因为淘金热和修铁路 , 矿工更多;而在法国尤其是巴黎 , 在留学潮兴起之后 , 才逐渐在学生和附近的华工聚集地周围兴起了多家中餐馆 。
里昂中法大学的中国女学生那个时候 , 学科学技术 , 美国是首选 , 学文学艺术 , 法国是首选 , 又集中在巴黎 。 当时的留法学生 , 往往以中餐厅作为交流聚会的场所 , 这其中就是万花楼最传奇 。 万花楼排场很大 , “伙计也最漂亮” 。 当时在巴黎大学留学的陈寅恪后来在书里写出了万花楼的地位——“你们这些傻子 , 有钱不晓得用 , 不如留着请我吃万花楼 , 别再寿头寿脑的往书店里送 。 ”难不成 , 吃万花楼比读书还重要?万花楼多阔绰呢?在那儿做了半年后厨杂役的留学生鲁汉 , 提供了最佳说明 。 “厨房有中西两层 , 中菜厨房归广东人管 , 西菜厨房归法国人管 , 请的也是法国厨师 , 这在哪里的中餐馆中都是少见的 。 ”“刀百余把 , 每日用橡皮轮子磨两次 , 要磨得雪一般白 , 无纤毫斑点 。 ”
关于美国中餐厅的报道同时 , 它是中国文人的齐聚之处 。 胡适就在日记里多次写了上中餐馆的记录 , 而上得最多的 , 当然是万花楼 。 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 , 1927年6月26日刚到巴黎 , 就去万花楼吃饭了 , “又见着豆角炒肉丝、蛋花汤 , 虽然味儿未必好 , 却很高兴 。 ”吃完中饭 , “晚饭也在万花楼吃” 。 前北京大学代理校长蒋梦麟去吃的时候 , 只点了几叠便宜的小菜将就吃了一顿 , 总共不过29法郎 , 让服务生都觉得他是“不配招待的客” 。 后来管事的人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蒋梦麟 , 立马毕恭毕敬 。
60年代华盛顿一家名叫“中国娃娃”的中餐厅菜单上 ,
炒面(chow mein)和杂碎(chop suey)占据最大版面万花楼还有好玩的 , 它对欧洲整个生产力的发展都有影响 。
推荐阅读
- 面条|东川面条是一个传奇——那是东川人的一种面子
- 饺子|朋友说你家的早餐一看就是穷苦人家的,我只能说,每家的饮食不同
- 香菇|数九天,这种碱性蔬菜要多吃,含钾高,不开火就是一盘菜
- 蒸鱼|料酒不是“万能去腥调味料”,记住“3买4不用”,搞错了适得其反
- 辣椒|同样是吃货,为何福建胖子少?看完福建人的一日三餐你就明白了
- 香肠|冬季窝料之王是什么? 对比之下才知道, 没什么是一把酒米解决不了的
- 勐海|普洱茶界独一无二的“勐海味”,究竟是什么味?带着点海腥味吗?
- |2022年的餐饮:有哪些是不确定的,有哪些是确定的?
- 检测|90+坚果评价标准,怎么样的坚果才是新鲜又安全?
- 死面|想烙饼柔软又筋道,放凉不发硬?和面是关键,老师傅教你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