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夜宵江湖》 中国烤肉天花板“西塔老太太” | 付加俊:切肉厨师得选最贵的!
文章图片
[ Barbecue]
吃肉肉 到了吃烤肉的季节 ,
我就会想念西塔 ,
那是中国烤肉天花板
“西塔老太太”的发源地 。
此时 , 一盘西塔烤肉与一个帅哥放在桌上让我选 , 你猜猜 , 我会选...很多人第一次见“西塔老太太”经营一把手付加俊 , 脑子里都是“帅哥” , 而我的“出息”有限 , 脑子里竟全是西塔的烤肉 。
凡是去过西塔的 , 都会理解我的毛病 。 华灯初上 , 肉的油花在晚霞的云烟中苏醒 , 挽起空气中的细小火星 , 跳起黑灯舞 。 那是西塔独特的香水 , 这诱惑着每一颗见肉欲动的馋心 。
西塔的故事 如果我是个标题党 , 那一定会写“西塔的肉欲故事” , 其实西塔发生的真实故事 , 不艳 , 但香得要命 。
文章图片
旧时西塔(图片来源:网络)
“十几年前我父亲小时候那会儿 , 韩国人周末来西塔过的 , 西塔这里吃喝玩乐都有 , 那里就是韩国人聚集地 , 算上机票、住宿 , 比当地消费便宜 。 东北本来就是吃肉多 , 南方不太会去吃牛肉 , 北方来说牛和羊肉是最容易买到的 。 烤肉制作方便 , 东北前期发展 , 劳动力多 。 烤肉最方便 , 也很快 , 东北天气冷 , 需要蛋白质御寒 。 ”付总说 。
在沈阳城的四周各建有四座塔 , 每座塔的旁边各建有一座喇嘛寺院 。 “延寿寺”因为在西边 , 所以也叫“西塔” 。 沈阳人约定俗成的待客之道并不是南方人以为的酒桌上“走一个” , 而是第一顿以及最后一顿都必须是去西塔烤肉这个由来已久的习俗 。 不然 , 按照沈阳人的讲法:“那是没请朋友吃好 。 ”幕后投资人张一凡笑着表态:我就是这样被照顾着 , 活生生爱上烤肉的 。 我现在去东北也这样对每一个外地朋友 。 作为杭州人 , 我觉得东北的烤肉文化 , 可比东北口音魔性多了!
西塔区域与其说是朝鲜族聚集地 , 不如说是烤肉老饕的狂欢夜场 。 老东北人爱去“西塔”吃烤肉 , 也爱去见烤肉皇太后“西塔老太太” 。 她 , 确有其人 , 如今已过耄耋之年 。
著名美食纪录片《夜宵江湖》里就有西塔老太太的故事 , 付加俊至今提起 , 还是满眼的眷恋:“这牌子沈阳本地人都知道 , 父亲小时候那会儿就开始吃 , 吃了30多年 。 ”
“我们大部分人不太了解朝鲜文化 , 西塔地区朝鲜族人很多 , 最早以前都是脱北者 。 就像那天晚上 , 风大雪大 , 有一个男的骑自行车来买了20串 。 老太太说 , 11点多了 , 谁吃?他说 , 老太太可怜 , 给你买的 。 困难是将来的福 , 难到易的经历 , 苦与甜的转化 。 ”我想起很久之前看过的一本脱北者生活实录故事《nothing to envy》 , 才隐约猜出一些潜台词 。 很多“脱北者”都隐姓埋名 , 拼尽全力重新生活 。
有句话叫“中国烤肉看沈阳 , 沈阳烤肉看西塔” 。 自从去过沈阳西塔老太太那 , 再听人说起这句听似猖狂的讲法 , 我就只有点头 。
付加俊说:“美食纪录片《宵夜江湖》第一集就是沈阳 , 去拍的西塔老太太串店 。 ”真正的美不会迟暮!每次想起沈阳的“西塔” , 我看人的眼神都能起美拉德反应 , 滋啦啦的 , 焦香四溢!
文章图片
她叫李莲花 , 朝鲜族 , 是西塔老太太串店的活招牌 。 现在 , 近80岁的老太太还守在沈阳西塔的门店里 。
“老太太在西塔那个地方 , 她卖自己做的串 , 年近50岁开始做烧烤 , 别人夜宵摊摆到七八点收工 , 她的总要冲到12点 。 很多客人就是奔着李奶奶来的 , 路边吃了几十年 。 以前韩国人和鲜族人多 , 现在各种喜欢吃烧烤的都必须去打卡 。 老太太已经从路边摊烤到了小十人的夜宵店 。 ”
推荐阅读
- 《生活提示》 20220102 水果熟吃 还有营养吗?
- 店率|悦诗风吟将在中国“大撤店”,撤店率或超80%
- 不粘锅|中国畅销15年的零食,却是印度生产?看完还能吃下去的是王者
- 合唱|《蜜食记7》收官惜别 奔赴新岁一路生花
- 古代|国博推出古代饮食文化展 品读中国的味道
- 腌萝卜|只需一切一卷一翻就能将面团秒变“元宝” 《养生厨房》祝您招财进宝
- 中国|明日腊月初一,牢记“吃3食忌5事”,祈福纳祥,日子越过越顺
- 牛腩|没想到牛肉汤背后,还有这么精彩的故事:中国历史果然离不开吃货
- 蒜头|《风起洛阳》完美结局,5类美食打卡地成为洛城“戏中戏”
- 中国人吃玉米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