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荔枝历史

  荔枝是我国南方水果中的佳品,亦系广西的特产 。它属无患子科常绿乔木,生长于亚热带.平均温度在摄氏20度以上才能开花结果 。荔枝果实外皮生小疣,成熟时皮多呈红色,肉白如脂玉,肉中裹着暗朱颜核一颗,其果肉多汁且富含糖分,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铁、磷和维生素等 。荔枝味道甘美、鲜甜芳香,饱啖不厌 。

  《本草纲目》说:荔枝具有生津、通神益智、健气、益人颜色等功用 。可治瘰疬瘤赘、赤肿疔肿、脾虚久泻、胃病腹寒、小儿疹疮等 。因此,荔枝历来被视为南方的珍果和补品 。广西是荔枝的原产地之一,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出产荔枝 。考古工作者曾在广西合浦县堂排二号汉墓的挖掘过程中惊喜地发现,在出土的一个铜锅内,竞盛满了荔枝 。其果皮、果核都保持完整,清晰可辨 。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荔枝标本 。

  东汉杨孚《异物志》有岭南荔枝的记载:荔枝“多汁,昧甘绝口,又小酸,所以成其味,可饱食,不可使厌 。生时大如鸡子.其映光泽,皮中食,干则焦小,则肌核不如生是时奇 。四月始熟也” 。三国时张勃在《吴录》中说:“苍梧多荔枝,生山中,人家亦种之 。”由此可知,广西起码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就有人工栽培荔枝的记载了 。到了魏晋时期,荔枝已成为广西栽培的重要果树 。

  西晋嵇含《南方草木志》对荔枝作了精辟的论述:“荔枝,冬夏荣茂,青华朱实,实大如鸡子,甘而多汁大如鸡子 。甘而汁多,一树下子百斛 。”唐宋以后,广西荔枝驰名全国 。说到荔枝,人们就会想起杨贵妃 。在历史上,杨贵妃以嗜吃荔枝出名 。荔枝含糖分多.多吃易使人发胖 。杨贵妃体态之所以丰腴,除了生活优裕,营养过剩,可能也与其爱吃荔枝有关 。

  《新唐书.杨贵妃传》载,杨贵妃得宠后,“嗜荔枝,必欲生致之 。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为此故,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 。广西毗邻广东,同处五岭之南 。广西旧称岭南,当时杨贵妃爱食的鲜荔枝为两广所出,这是有可能的 。因为有关史料也说,在古代广西的土贡中就有鲜荔枝 。

北流荔枝历史

文章插图
  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列举广南西路果类55种,把荔枝列为首条 。稍后的周去非撰写的《岭外代答》,也说广西荔枝历来是载誉全国的佳果 。荔枝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果品,历代文人墨客极为推崇 。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把荔枝比作“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北宋诗人苏轼写下了“曰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著名诗句 。北流荔枝名扬全国,历代名人留下许多赞美之辞 。清同治四年(1865).著名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杨恩寿,在《坦园日记?北流日记》五月四日一则中写道:“荔枝渐熟,红香可爱,迟三数目,便可饱啖三百颗矣 。”五月十二日在《咏鲜荔枝》诗四首里有”清昼纹窗啖荔枝,北行不枉费游资”;“芳泽沾衣迹未沈,余香飘荡耐追寻”等句,充分表达了对北流荔枝无限留恋的心情 。广西荔枝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历来居全国第二位 。在广西境内除北部一些高寒山区,即北纬25度以北地区不大适宜种植荔枝之外,大部分县市都盛产荔枝,以桂东南各县出产最多.其中北流、灵山等七大荔枝基地年产荔枝1.8万吨,占全自治区产量60%以上 。北流荔枝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远在汉和帝时(89—105),就是进献皇上的贡品,有诗日“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苏轼《荔枝叹》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