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同一种食材,四家老字号四种做法,凭什么就俘获了北京姑娘的味蕾( 二 )



犹如鲜活的松鼠叫声儿 , 让这道菜顿时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 这一道陪着同春园走过了九十多年的松鼠桂鱼 , 把江南菜的重刀工 , 求美观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 有老北京人告诉我 , 这道菜早在清朝那会儿就已经出现了 , 用过鲤鱼 , 黄鱼 , 但这些鱼身形偏窄 , 都无法体现松鼠的蓬松状态 , 所以最后换成了鳜鱼 , 流传至今 , 成了一道经典 , 北京姑娘百吃不厌 。

二:鸿宾楼 , 白蹦鱼丁
这是天津清真菜里特有的一道以水产为主的菜 , 北京城的清真菜里原本没有 , 就是因为天津距离海比较近 , 很多海产成了食材 , 也催生出清真菜中的海鲜菜系 , 而白蹦鱼丁儿 , 鱼丁儿好理解 , 白蹦则是一种形容 , 说白了就是一种对菜肴的烹制手法 。

选择的食材同样是鳜鱼 , 其实天津的鱼类有很多 , 但鳜鱼有一个很大的好处 , 那就是肉多刺少 , 因此鳜鱼在众多水产当中 , 成为了首选 , 把鱼肉切成拇指大的条状 , 这在天津跟北京就有了区别 , 咱北京人常把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块儿叫丁儿 , 而天津人则把长条的形状叫丁儿 。

切好鱼肉 , 将进行下一道工序 , 上浆 , 搁盐上劲儿 , 倒姜水儿去腥 , 放蛋清儿可以起到一定的黏度 , 最后放淀粉 , 北京人叫上浆挂糊 , 也就是在鱼肉外面 , 裹一层面糊状的东西 , 甭小看这面糊 , 这里边儿同样有讲究 , 上浆对于做好这道白蹦鱼丁是个很重要的工序 。

一方面上浆能够使鱼肉口感更嫩 , 而另一方面如果上浆不到位 , 还容易在接下来的制作环节中 , 让外面的浆与鱼肉脱离 , 上好浆的鱼肉 , 接下来要进行几个小时的冰镇 , 如同日本料理里的刺身一样 , 经过冰镇的鱼肉 , 可以使鱼肉内部的纤维更加紧致 , 这样吃起来更有劲道 。

几个小时以后 , 冰镇过的鱼肉就可以下锅了 , 值得一提的是鸿宾楼在做这道菜时 , 是不用油的 , 而是用水将鱼肉汆熟 , 原来用水汆可以保持鱼的鲜味儿 , 而过油炸会使鱼肉中的水分流失 , 经过水汆之后 , 对鱼肉的处理还不算完 , 还要裹一层牛奶 , 目的是为了让它卖相儿更洁白 , 还有就是可以提它的口味 。

经过这样处理的鱼丁儿才能色泽洁白 , 清雅素丽 , 鱼丁儿软嫩而不碎 , 清鲜味儿爽 , 越咂摸越有味儿 , 难怪北京大妞儿每次来鸿宾楼都愿意点这道菜 。

三: 同庆楼 , 徽菜中的北京味儿
用臭豆腐做菜 , 听着就是个有味道的佳肴 , 这道菜的名字叫臭鳜鱼 , 有人会说 , 这是一道地地道道的徽州传统菜 , 但是有了臭豆腐的加入 , 自然就有了一些北京味道 , 既然这道菜中有一臭字儿 , 那么咱就得聊聊这臭味儿从何而来的 。

臭 , 本身就是一种难闻的气味 , 但是北京人精巧的厨艺却让臭味儿也有了用武之地 , 按照安徽那边儿臭鳜鱼的传统做法 , 那种臭味儿是食盐腌制鱼肉过程中发酵而成的 , 但北京味儿的臭鳜鱼就完全不同了 。

是从徽菜臭鳜鱼演变过来的 , 老字号对它进行了改良与创新 , 变得更符合咱北京人的口味 , 环节跟徽派臭鳜鱼的做法差不多 , 不同的地方就是用加入臭豆腐来代替原来腌制的过程 , 讲究用三块儿臭豆腐 , 加一点臭豆腐汤 , 碾碎后抹到鱼的身上 , 腌制48个小时就可以制作了 。

按照 传统徽派臭鳜鱼的做法 , 腌制鱼肉需要很长时间 , 夏天需要两天 , 秋冬至少一个星期 , 但是臭豆腐调味儿 , 那就简单多了 , 经过油炸 , 调汁儿 , 闻起来臭臭的京派臭鳜鱼就可以出锅了 , 还甭说 , 用臭豆腐做的臭鳜鱼确实很臭 , 但既下饭又下酒 , 不少老北京人都对这道菜赞不绝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