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杰|比植物肉更有“肉味”的细胞肉来了,你会选择吃吗?( 三 )


从2020年开始 , 资本陆续押注细胞培养肉企业 。 截至2021年底 , 全球共约有107家细胞肉初创企业 , 仅2021年就新增了21家 , 累计吸引投资已经接近20亿美元 , 其中 , 获融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以色列和美国 。 投资人中 , 既包括新加坡政府为代表的“国家队” , 还有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 , 米其林三星主厨等 。 2021年3月 , 以色列细胞肉科技公司MeaTech登陆美国纳斯达克 , 成为全球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成功上市的细胞肉企业 。 因此 , 很多行业人士认为 , 2021年是细胞肉产业元年 。
丁世杰分析 , 2021年的细胞培养肉“火热” , 一方面是因为技术的不断成熟、另一方面 , 近年来国际上对气候、环境的重视 , 再加上非洲猪瘟的频发 , 让人们对肉的稳定供应和安全性有了更高要求 。 “我们推测 , 三年内 , 细胞肉可能会在局部区域内小规模推广 , 而如果要成为市场上一种相对主流的肉的选择 , 被消费者大规模接受 , 可能至少需要5~10年 。 ”
在美国 , 估值已经进入10亿美元俱乐部的Upside Foods已于2021年11月在旧金山创办了一个试点工厂 , 年产能接近200吨 , 并宣布未来产品会覆盖从畜禽到海鲜的各类肉块 。 预计今年 , 公司还会建设另一个年产达“千吨甚至万吨”的规模化工厂 。 此外 , 一些乐观的分析认为 , 在新加坡之后 , 美国可能会在2022年底批准细胞肉正式进入市场 。 “除了成本以外 , 目前产业化还有一个主要障碍 , 也就是政府对细胞肉产品的审批问题 。 ”杨梓梁说 。
杨梓梁指出 , 由于这是一个新兴领域 , 也颠覆了人们对肉传统意义上的理解 , 因此 , 政府在审批上缺少经验借鉴 , 也缺乏相关知识 。 新加坡的审批虽然看起来最快 , 但其实从三四年前就已经开始 。 据他了解 , 新加坡的审批主要“看”四点:一是原料的安全性 , 种子细胞如何提取、细胞来源的动物是否健康、后续做了哪些优化、是否使用基因编辑技术等;二是培养基的成分是否安全;三是具体的生产工艺是否安全、稳定;最后 , 对于培养出来的细胞肉终端产品也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 。
另外 , 因为每家企业的生产工艺都不相同 , 新加坡政府审查机构对细胞肉企业采取“一事一议” , “工作做得很细致” 。 在杨梓梁看来 , 新加坡多年来大部分农产品依赖进口 , 因此于2019年出台了农产品“30?愿景” , 希望到2030年 , 本国生产的农产品能占到国民营养需求的三成以上 , 而细胞肉的推广 , 是解决当地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出路 。 这也是新加坡近年来细胞肉产业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 。
国内在政策上也释放出了一些积极信号 。 2021年12月 , 农业农村部发布《“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 首次提到了细胞培养肉和其他人工合成蛋白 , 是未来食品制造中值得关注的重要技术 。 回国创业的杨梓梁记得 , 从2020年开始 , 就有越来越多的国内资本开始关注细胞肉行业 , 到了2021年 , 来找他交流的投资人更多了 。
虽然如此 , 和已经初步形成产业化的植物肉相比 , 中国目前的细胞培养肉企业只有三家 , 且成果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 香港的Avant Meats , 主打细胞培养鱼肉;以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周光宏团队研发的技术为核心成立的南京周子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及2020年7月成立的年轻公司CellX 。
2022年6月 , 周子未来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块细胞培养的“五花肉” , 并在新品发布会的现场 , 用细胞肉炒制出了一道“活色生香”的青椒炒肉 , 现场品尝者感慨 , 五花肉很有嚼劲 。 2019年11月 , 在南京农业大学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第一块细胞培养肉诞生 , 质量仅有5克 。 1个月后 , 周子未来即成立 , 获2000万天使轮融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