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近又一家打卡风潮在苏州河畔掀起 , Blue Bottle蓝瓶咖啡中国内地首店在上海开业 。 开店第一天排队的人就从店门外绕出了五六百米的长队 , 为了喝到一杯号称“咖啡界的苹果”的蓝瓶咖啡 , 他们至少排了三个小时的队 。
很多网友在围观这波热潮时表示不解:“至于吗?”但这对上海来说 , 实属不足为奇的小场面 。 几乎每一家有点名气的咖啡品牌到上海开店 , 都会掀起一波排队打卡的内卷风暴 , 上海早已成了精品咖啡内卷的天花板 。
都说全国咖啡土壤最浓厚的地方 , 一定是上海 。 据上海第一财经传媒的研究机构Rising Lab的数据 , 上海已经有7000多家咖啡馆 , 位列全球第一 。
△数据来源:大众点评、OpenStreetMap、新一线城市商业数据库
上海人有多爱喝咖啡?国内每年人均喝咖啡的量仅4杯 , 但上海远远领先 , 大约可以消费20杯 。 上海人的骨子里 , 似乎就带着点咖啡因的 。 到了上海没去咖啡馆泡泡 , 你好意思说自己到过上海?
01
上海人的咖啡基因 , 到底从哪来?
曾有人这样定义海派咖啡文化 , 在上海 , 历史可触摸、文化可品尝 , 而要读懂海派文化 , 必须解读咖啡密码 。 上海的摩登洋气 , 似乎就是与咖啡文化融为一体的 。
△电影《花样年华》还原了那代上海人的神韵 。 /电影剧照
追溯起上海人的咖啡瘾 , 你会发现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沾上了 。 作为“舶来品”的咖啡 , 最早传入上海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844年 , 英国药剂师在大马路花园(今南京东路)1号开的老德记西餐馆 。
留着长辫子的老上海人喝咖啡、跳交谊舞成了当时国内西风东渐的独特风景 , 起初他们接受不了那股咖啡味道 , 还说这洋玩意是“咳嗽药水” 。
起初咖啡不过是作为吃西餐后的一种辅助饮料 , 而且当时的译名实在五花八门 , “珈琲”“考非”“高馡”“加非”……早期介绍西洋饮食小册子《造洋饭书》里译成了“磕肥” , 似乎早有咖啡能克肥、解腻的先知 。
△《造洋饭书》是西餐的出现与最早汉译的西餐烹饪专书 。 /wiki
上海第一家专营咖啡馆 , 是1866年的虹口咖啡馆 , 它主要对航海人员开放 , 不仅卖咖啡 , 还卖各种啤酒 。
在上世纪20、30年代 , 那时候的英租界 , 还有法租界的霞飞路(今淮海路)上到处都是充满欧洲情调的咖啡馆 。
推荐阅读
- 咖啡|这食材,我家常备,一泡一炒鲜香四溢,好做好吃的家常菜没错了
- 中餐|新茶饮沉寂,咖啡兴起
- 咖啡|咖啡豆的新鲜与否仅仅在于烘焙日期吗?
- 行政|虹吸咖啡机里的鸡汤,解锁创意美食新吃法
- 咖啡店|2022年餐饮发展趋势能怎么判断?
- 上海|排队8小时,火遍上海!美国最会装X的网红咖啡,又把中国人拿捏了
- 鹌鹑蛋|决定咖啡味道的7个条件,你知道几个?
- 日本豆腐|咖啡,我都是按打喝的
- 雪糕|冬奥期间,中国美食展现给全世界,让外国运动员对中国有新认知
- 木耳|上海咖啡又破排队记录!排队7小时黄牛价398元,还有人打飞的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