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国家羊汤地理( 三 )


焙子就是发酵的白面 , 但是做出来外皮稍酥不硬 , 内里软和 。 最好的吃法是把焙子撕成小块 , 泡在羊杂汤里 , 吸满了汤汁再喝 , 汤汁则被吸入面饼里入味 , 淀粉则让汤汁变得更浓稠 ,带有更强烈的饱腹感 。 单从吃法来看 , 内蒙的羊杂汤配焙子 , 与陕西的羊肉泡馍非常接近 , 但很多泡馍里会加入粉丝、白菜丝等等辅料 。 显然 , 它们都带有烘烤小麦面饼的元素 , 加入了同样来自西域的香料胡椒、芫荽 。 这是烤饼和烤羊肉进入中国后的第一次革命 , 也是农耕文明最早将羊肉烹制方法改良 , 结合土地产出丰富其口味的尝试 。



毫无疑问 , 它们启蒙了今天中国人花样百出的吃羊肉、喝羊汤的口味偏好 , 是这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国家饮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


羊汤第一次毕恭毕敬地被载入正史 , 是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代 。 一个叫毛修之的南朝武将 , 在战败被俘后烹制羊汤呈给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品尝 , 受到好评 , 又被北朝重用 。 故事很传奇 , 但却有其可信之处 。 北魏源起于中国东北的鲜卑民族 , 作为渔猎地区崛起的势力 , 鲜卑原本没有牧羊、食羊的传统 。 但在统一五胡十六国 , 进逼南朝后 , 北魏成为地跨渔猎、游牧和农耕三大区域的帝国 。
这种背景下 , 来自西北游牧地区高品质的羊肉 , 来自中原农耕区精细的烹调方法 , 在北魏贵族的餐桌上登堂入室 , 最终成为南北朝时代中国北方最当红的味道 。 今天 , 辽宁很多地方 , 依然保留了吃羊肉、喝羊汤的传统 。 比如著名的本溪羊汤, 是当地人赶集时 , 端着一碗热羊汤就着高粱面饼子吃的风俗 , 味道好、又果腹 。
一般说来 , 山羊膻味大 , 尤其以公山羊更膻 。 但本溪羊汤往往会特地挑选公山羊 , 宰杀后以柴火熬到汤底雪白、肥油融化、瘦肉酥烂 。 吃的时候要连羊杂、羊肉一起 , 打满满一碗 。 高粱面饼子是发面烙熟的 , 既松脆 , 又酥软 , 和烘烤的小麦面饼有了很大差异 。 显然 , 一条慢慢脱离烧烤烘焙 , 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细复杂的羊汤脉络 , 已经可以管窥 。

汉末到元朝的中国千年历史里 , 南方大开发 , 是贯穿始终的主题 。 基于破碎丘陵地貌和纵横的水道 , 建设交通发达、人烟稠密、水田密集的经济发达区 , 成就了中华文明黄金时代的辉煌 。 当然 , 大历史的背后 , 也隐藏了羊肉羊汤滋味的酵变 。
从产量来看 , 中国的人均羊只拥有量一直很低 , 在农耕文明体系中 , 土地是与货币等值的可流通不动产 。 一块可以生产各类作物的土地 , 如果种的是牛羊吃的牧草 , 显然是天大的浪费 , 而且羊还不能像牛一样作为耕地的牲畜;而杂食性的猪却不同 , 废弃泔水、果蔬根皮 , 什么都吃 , 这就做到了不与民争地 。 但在中国农耕与游牧二元文明围绕400毫米等量降水线攻伐拉锯和贸易往来的数千年里 , 农耕为主的中国人 , 越来越把羊肉被视作珍贵的食材 。 因地制宜 , 各地不约而同地用同样高价值、稀有的辅料 , 来装点羊汤的滋味 。
山东单县的羊汤 , 以恰到好处的药味药香而闻名 。 羊肉、羊杂、羊骨 , 加白芷、肉桂、草果、陈皮、杏仁一锅慢熬 , 盛碗时还要加一些丁香粉 , 增加它妖娆的植物芳香 。 加入药材辅料的分量是关键 , 多则药味过头 , 少了则腥腻不净 , 只有最有经验的厨师 , 才能熟习这道羊汤的汤头 。
安徽萧县的羊汤 , 则秉承了大淮扬菜文化圈精细的制作和入微的刀工 。 羊肉羊杂和羊骨是一起炖的 , 火候到了 , 羊肉羊杂要先捞出 , 防止炖得太酥烂而没有口感 。 留下羊骨 , 边卖边炖 , 越炖越浓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