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采访人员 吴亦铮/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主持人语
成都 , 作为世界闻名的美食之都 , 一直令世界美食达人向往 。 近日 , 成都市商务局拟制了《成都市建设国际美食之都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 不仅勾勒了未来餐饮产业的发展蓝图 , 也明确了成都将打造川菜文化传承创新基地 。
川菜文化 , 是根植于川菜美食背后的情怀 , 也是川菜这一菜系独具吸引力的内涵所在 。 在川菜文化中 , 城市川菜与乡土川菜共同发展、相辅相成 , 构建出了川菜风靡全球的独特内涵 。 2022年春节 , 美食纪录片《乡厨》在央视二套和B站同步首播 。 这部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了四川乡村中一个独特的群体——乡厨 。 以乡厨为纽带 , 展现乡宴所带来的情感联结 , 以及四川乡土美食背后的文化根源 。
节目播出后 , 迅速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 传统的川东“八大碗” , 南部县升钟一带的传统饮食卧龙鲊 , 带着荷叶清香的荷叶鲊 , 包含了十三种材料的蒸菜“十三花”……每一款菜式都让网友们直呼“看饿了”!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 , 2月18日 , 《乡厨》在央视二套重播 , 再次掀起了一股“川菜热” 。 为此 , 采访人员专访了《乡厨》的主创团队——总顾问王旭东、艺术顾问曾颖和总导演彬歌 , 听他们讲述拍摄背后的故事 , 解读乡厨这一特殊群体背后的时代意义 。
嘉宾
王旭东 纪录片《川味》总顾问 , 原《四川烹饪》杂志总编辑 。
曾颖 纪录片《川味》艺术顾问 , 资深媒体人、作家、乡土文化研究者 。 出版《川味人间》等专著十五部 , 获得过“夏衍杯电影剧本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 。
彬歌 本名彭彬 , 纪录片《川味》总导演 , 影视导演、制片人 , 影视出品人、策划人 。
对话
川菜根基 乡村文化纽带
采访人员(以下简称记):您与《川味》是怎样结缘的?
王旭东(以下简称王):我记得是在2011年 , 那时候我还在《四川烹饪》担任总编辑 , 一个年轻人忽然找到我 , 说要拍一部川菜纪录片 , 希望得到我的帮助 。 这个年轻人就是彬歌 , 当时他才从电视台出来创业 , 面对餐饮市场 , 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 。
《四川烹饪》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专业杂志之一 , 我也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人脉和资源 。 我觉得彬歌这个年轻人很有闯劲 , 做的事也很有意义 , 于是我就给他说 , 哪些川菜可以做 , 哪些人和餐馆你可以去联系 , 然后彬歌就去拍 , 拍完以后 , 内容上我就帮他把关 , 特别是一些专业上的东西很严谨 , 不能乱说 。
就这样 , 从第一季走到现在 , 看着彬歌一路走来 , 见证他的成长 , 《川味》也越做越好 , 影响越来越大 , 我也很开心 。
记:这次为何将视角锁定到了“乡厨”这个特殊的群体?
王:在很多“90后”“00后”“10后”脑海里 , “乡厨”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 , 他们甚至不理解这个职业存在的意义 。 因为这些年轻人大多成长的环境都是在城市里 , 但是对“80后”之前的人来说 , 对乡厨就很有印象了 , 特别是在乡村里 , 乡厨这个职业有着特殊的地位 。
过去在乡村 , 有四种职业最受人尊敬 , 分别是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兽医和乡厨 。 前三种大家都很容易理解 , 启蒙授业、救死扶伤、保障牲畜安全 , 那么乡厨为什么地位高呢?从文化层面来讲 , 这个职业是乡村文化交流的纽带 。 师徒相传学习手艺 , 乡厨行走乡野之间 , 利用当地的传统食材 , 把这些风味烹饪成美食 , 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岁月流转中形成传统 , 从而成为当地人的乡愁 。 过去因为交通不便 , 人与人的信息交流、商业往来 , 往往都是通过乡厨来传递的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乡厨就是一个地域风土人情的代言人 。
推荐阅读
- 猪皮冻|网友晒返程后备箱,南北差异巨大:有人带鸡鸭,有人带了一头猪
- 交易权|塞上一头牛“零蔗糖酪乳”宣称“无糖酸奶”,专家称涉嫌虚假宣传
- 网友|66岁周润发现身小吃店!一头白发又高又瘦,桌上仅有一碗平价汤面
- 山羊|浓缩一头羊,精华一块糕!兰溪小吃中的上乘之作
- 非遗|浓缩一头羊的非遗传统美食!
- 历史文化|没有一头牛能走出潮汕,牛肉丸堪称一绝,每一粒都经过2400次捶打
- 手打|没有一头牛能走出潮汕,牛肉丸堪称一绝,每一粒都经过2400次捶打
- 一头猪|猪身上这个部位,比排骨营养多好几倍,不买是“傻子”!
- 杭州|没有一头牛能够活着走出潮汕,说的是水牛还是黄牛呢?
- 食材|买柚子,选“两头圆”还是“一头尖”?差距真不小,选错了白花钱